随着农业逐步走向越来越规范化,对气象、土壤、水肥等各项生产要素的了解与掌控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哪怕是最令人头疼的天气,也能通过气象要素的监测,也能提供参考数据,比如雨量寒潮等极端气候,能够及早地了解,及早采取防护措施,最大程度地避免损失,提供种植作物对于极端气候的抵抗力。

农业气象站,以农业生产为重点展开监测各项气象要素,具有数据即时传输、智能自控、视频监控、远程报警、数据存储、历史数据查询、数据分析、账号管理等功能,为农业种植提供了方便快捷。

组成部分
采集监测设备部分:此部分主要功能是监测气象要素,包括:CO2、气压、雨量、风速、风向、光照度、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PM2.5/PM10等传感器,每种传感器对于一种监测要素,按照实际监测现场的需求挑选;
供电部分:提供电力支持,可根据检测现场是否能接入市电而定。原则上优先选用市电,无法拉线的情况下,可选配10Ah的太阳能电池板。采用电池板供电,可在连续阴雨无阳光的天气下连续7天以上;
供电方式
云平台部分:云平台是接收管理权限数据的软件平台,可通过安卓/IOS手机、电脑端进行管理,与可以接入LED大屏等显示屏终端呈现数据。云平台的功能则更为多样,比如:数据存储、异常示警、账号管理、视频监控、云组态、云监控、智能自控等功能,是农业气象站的中枢神经与大脑;

手机端云平台
传输部分:即数据的收集和传输,由农业气象站相关硬件设备自带,以(4G+5G)全网通、以太网/WIFI为主要通讯网络;
无线通讯
支架部分:用来置放固定各种传感器和太阳能电池板的,高度以4米为宜;
安装标准
人工检查:即安装前的检查,需检查接收到的气象站包装是否完整,传感器、支架太阳能电板等设备有无缺失、说明书是否附带;
安装环境:要求安装环境四周空旷、无高层建筑遮挡,同时十米内无电线杆、间距道路最少要三十米、间距电气化铁路要100米间距。这是为了避开高磁场和强辐射区域,对高精密的传感器设备造成影响,进而降低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安装人员:宜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动手安装,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操作,避免安装失误;
选购因素
一、核心技术
也就是农业气象站的自动化程度,其监测数据的精确性,这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生活的安排与计划,这是选购设备的重点影响因素;
二、功能价值
考虑到农业气象站设备选配的灵活性,需结合实际场景、实用价值,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评估选择满足需求的品牌商;
技术保障
生产厂商能提供哪些服务,重点是售后服务技术支持、质量保障机制,确保设备出现故障异常时能达到及时应答、维修;
气象站应用场景
种植业中拥有农业气象站的使用,使用农业气象站对小区域环境的监测,既能够满足了农业发展要求,确保了种植业的稳定发展。此外,在校园、机场、旅游景区、森林火灾、电力行业、光伏行业、交通气象等领域,也有气象站的用武之地。
(本文来自转载,若有侵权,麻烦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