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发展的问题以及路径介绍

在中国,占国土面积70%的是山区、半干旱……

智慧农业发展的问题以及路径介绍
发布者:精讯上传时间:2022 年 11 月 22 日
存在的问题

智慧农业在我国的发展已初见成效,但也还存在关键技术环节和制度机制建设层面支撑不足的问题,缺乏统一、明确的顶层规划,资源共享困难,重复建设现象突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产品体系不成熟

目前农业物联网发展已形成了以农业专用传感器、网络互联和智能信息处理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为重点,以感知农业资源和环境变化、动植物生命系活动,实现农业机械装备作业调度和远程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集等应用发展方向。

但我国智慧农业相关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投入低。在农业信息采集、远程监控、数据处理等方面,农业专用传感设备种类不全、功能不完善,精确度与灵敏性尚待提高;在农业自动化控制方面,存在环境控制自动化程度还不高的情况;在农业智能化决策支持方面,有关农作物生长的数字化模型仍未建立完成,而且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智能分析结果存在偏差。同时,智慧农业的产业链仍比较单薄,相关软硬件系统的生产、安装、实施、运维整套环节都较薄弱,产业化程度低、标准规范缺失。

智慧农业

二、缺乏顶层设计和标准化规范

智慧农业涉及的应用面较广,其发展必然要经过一个培育、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因此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科学谋划,进行专业的顶层设计和科学的分步规划,制定出符合地方发展情况的智慧农业发展规划及配套推进办法。但目前来看,大部分地区对今后的重点发展领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应用方式以及推进规模、政府定位、相关企业的协同发展方式等尚缺乏系统规划。

农业智慧化标准是农业智慧化建设有序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整合智慧农业资源的基础。但我国目前传感器与数据平台、人机交互接口、系统数据对接等方面尚未出台统一的国家技术标准。各生产厂家无法规模化生产产品,终端成本偏高成为制约推广的重要因素。数据源成为农业大数据建设的门槛。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制定农业智慧化建设的相关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推动智慧农业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应用推广有困难

我国仍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依然影响着农业发展[11]。一方面,现有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制约物联网应用的规模化发展。小农户在智慧农业方面投入,成本高、风险大、效益也不明显。另一方面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智慧农业离不开底层硬件和传输层的网络支撑,但其基础硬件设备投入大。农业场景电子设备故障率高,设备后期运行维护要求高。

四、商业模式不完善

目前,智慧农业的商业模式有三种:运营企业做的示范性项目,由运营企业出资;农业主管部门主推的项目,由农业主管部门出资;有需求的规模化生产企业自行出资。这三种模式都没有很好地解决推广智慧农业成本高、产业链参与的主动性不够等问题。

五、农村人才资源匮乏

智慧农业生产设备对操作和使用者的文化水平要求相对较高,完全没有文化基础的使用者可能很难正确操作和使用。但我国现状是农村人才大量涌入城市,实际农业从业者教育年限偏低,知识水平普遍不高。现在相关培训机构缺乏、培训内容浅显,农民专业素质根本达不到发展智慧农业所需的条件。

六、智慧农业科研体系不健全。

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科研体系的研发成果转化率较低、转化过程较长,工业物联网体系的成熟技术直接应用到农业又存在一些成本和应用场景上的壁垒。农业生产场景多、需求差异大,目前的很多农业解决方案缺乏对于具体问题直击痛点的针对性和对特定需求的适应性。技术、市场联系还不够紧密。

智慧农业云平台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路径

我国农业正向知识高度密集型的现代农业发展,但智慧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较发达国家要落后20年以上,有些方面甚至还是一片空白。

智慧农业按照工业发展理念,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以信息和知识为生产要素,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跨界融合,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和工厂化生产的农业生产方式。具备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害预警等职能管理。是农业信息化发展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的高级阶段,是继传统农业(1.0)、机械化农业(2.0)、生物农业(3.0)之后,中国农业4.0的核心内容。

从农业1.0到4.0不仅是一个时间阶段的概念,也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的更新,更是代表了一种农业商业模式因时因地的演变。这种代际演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地区差异长期存在,因而我国农业形态从1.0到4.0多阶段并行状态也将长期存在。总体上,我国正处在农业1.0长期存在、农业2.0普及推广、农业3.0成熟提升、农业4.0示范应用的并行推进时期,即将整体进入农业3.0时代。

农业2.0与农业3.0这两个时代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伴共进的。从发展历程来看,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除了需要信息化基础设施外,还离不开农业机械化、设施化、装备化等应用环境。而自动化除了支撑机械化,更以信息化驱动农业向更高的智能时代跃进。但该阶段的自动化往往只发生在一个单元内部或某个环节。

在中国,占国土面积70%的是山区、半干旱草原和高原,因受地理气候约束不可能通过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设施化来提升农村产业结构。发展智慧农业不能盲目跟风,应该实事求是,抓住产业痛点解决问题。

(本文来自转载,若有侵权行为,麻烦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191-0631-7877

厂家直销    价格优惠